为加快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构建,北京农学院创新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充分依托基地开展研究生实习实践,在缩短专业硕士就业适应期的同时,实现提升专业硕士培养质量和服务乡村振兴的目标。2021年,北京农学院和北京市平谷区合作开展了“乡村治理”专班,多名研究生奔赴北京市平谷区各乡镇开展为期5个月实习实践活动。其中,农村发展专业的黎佳、黄诗涵等研究生被派往刘家店镇政府驻镇实习,他们在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积极参与乡镇的基层治理和乡村建设,服务当地大桃产业发展,建设美丽乡村。
驻镇实习研究生与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研究生交流
对接乡镇政府,助力乡村发展
参与乡镇工作,了解我国基层政府的运行,既是有效缩短就业适应期的关键,也是了解农业、农村、农民的基础。刘家店镇政府专门设计了轮岗制,让研究生们充分参与基层工作,服务基层治理。
在镇政府,研究生们的第一个角色是基层工作参与者,实习正值刘家店镇政府第五次党代会期间,研究生们协助政府工作人员撰写会议材料、通知参会人员、打印会议材料、布置会议场地和负责现场签到,组织和协调能力得到极大锻炼。在土地规划科,研究生们充分参与无违建乡镇的创建工作,通过基层调查、材料撰写等工作推动基层治理从整治型拆违向规划引领精细化治违的转变。
研究生们的第二个角色是地方工作宣传者,刘家店镇享有“中国蟠桃第一镇”的美称,为了助力一年一度的丫髻山蟠桃会的成功召开,研究生们积极联系、组织和参与了“北京‘尖’货——平谷鲜桃季”直播销售活动。组织和参与了2020年诚信果农评选,并利用专业所学,开展不同品种大桃的称重和糖度检测活动,助力“甜桃王”挑战赛的顺利开展。这些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当地大桃的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增加镇域果农收入,提升果农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研究生们的第三个角色是疫情防控志愿者。研究生们积极参与当地疫情防控,在排查当地居民疫苗接种情况的同时,深入各村第一线检查村口卡口设施、张贴最新中高风险地区名单、记录外地归来人员和红黄码人员等工作,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当地未出现新冠疫情感染病例,为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依托教授工作站,助力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产业,刘家店镇的大桃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为了振兴乡村经济,北京农学院在刘家店镇政府建立了教授工作站,帮助大桃产业提质增效。围绕着教授工作站,研究生们以创意农业为切入点,积极参与大桃的“供—产—销”三个环节,开展全方位的产业助力行动。一是丰富当地文创桃的设计图案,扩展了文创桃营销渠道。结合北京农学院一年一度的迎新工作,研究生们提出了“文创桃迎新生”的创意理念,设计并生产了一批北农特色的“文创桃”,在北京农学院迎新活动上发放给新生,在让新生充分感受校园温暖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了文创桃的营销渠道,为未来文创桃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二是开展技术培训,提升文创桃成品率。研究生们是镇政府与教授工作站的纽带,为了推广文创桃,镇政府特地邀请驻站教授带领研究生为当地果农开展文创桃贴技术培训,研究生们身兼多职,从组织各村管果干部、农技推广员、果农,到布置会场、签到、拍照,再到试点示范、现场桃贴指导,最后到市场营销提供全程服务。通过研究生们的热情工作,果农们的桃贴张贴更加规范,成品率和工作效率日益提高。三是尝试开展大桃副产品加工,盘活二级桃价值。当地处理二级桃的主要方式是加工成桃罐头出售,产品附加值低。研究生们利用所学,实验开展桃酱、桃脯和桃酒制作,其桃酱产品达到了国家食品检验检测中心的质检标准。研究生们及时总结制作配方和流程,在镇政府和北京农学院教授的指导下向果农做培训示范,对桃酱等产品的制作进行推广。二级桃加工制作不仅减少了次级桃的浪费,还增加了农户经济收入,为未来大桃加工的产业化注入了新活力。
深入乡村调研,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研究生不断深入乡村开展调查,在刘家店实习实践期间,研究生们先后完成了林下经济调查、村规民约调查、农村宅基地调查、农村养老调查和大桃电商销售调查等多项调查研究的任务,不仅完成自己的调查研究和毕业论文写作任务,也为当地政府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在林下经济调查中,研究生们通过深入学习平菇、羊肚菌等菌棒制作过程和经验,与当地农民一起搭建蘑菇种植基地,提炼了当地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在村规民约调查中,研究生们收集和分析了各村的乡规民约,将农村建设的风格风貌纳入村规民约中,总结了刘家店镇村规民约的一般特征。宅基地调查则全面分析了全镇宅基地现状,对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提出合理建议,为刘家店镇管理农村宅基地提供参考。农村养老调查分析了北京京郊农村养老的基本模式,提出在京郊构建多元养老保障体系的基本方案,建议从个人、家庭、机构、政府、社会等多个角度出发,推进区域联合体建设,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大桃电商销售调查则发现,即使在京郊地区,电商销售也较为低端,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因此建议镇政府引导构建接地气、区域性的电商平台,丰富和完善物流体系,结合文创桃推动大桃销售精品化、专属化。
在为期5个月的实习实践中,研究生们深入基层,了解农民疾苦、体会农民艰辛、参与生产实践。不仅培养了知农、爱农、懂农的情怀,也不断提升学识和能力,为基层治理、农业发展模式创新、美丽乡村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