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述评:文化强国是民族复兴必由之路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年11月26日 09:15 作者:宣传部

2008年8月8日,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三千子弟击缶歌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古老“飞天”与梦幻五环的光焰相映生辉,太极表演传达着传统与未来的交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美国《世界日报》发表社论:“北京奥运会是中国软实力集中体现的机遇,更是中华民族历经百年沧桑考验以后得以主盟人类文明的盛会,见证了中国的再度崛起。”

2010年5月至10月,上海,第41届世界博览会,因190个国家和56个国际组织的参展,逾7000万人次的游客而载入世博会史册。上海世博会以“和谐”的理念精髓回应了世界人民对“城市明天更美好”的探索并将之引入更高境界;“以人为本、文化多元”的主旋律在鲜红的“东方之冠”奏响,构成了中国在新世纪的文化图景。

2012年10月11日,瑞典,中国本土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也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中国,这个有过汉唐气象、魏晋风韵,诞生过李杜文章、曹雪芹与《红楼梦》的文学大国,以其丰厚而深邃的文化宝藏滋养出的优秀当代作家,正走向世界,完成着东西方文明对话融合的过程。

三记强音的背后,正是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发现这份深厚的价值,紧抓这股强大的力量,并在十八大报告中发出铿锵宣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0年来,文化建设在国家发展建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从党的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到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再到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10年里,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广播电视网,出版了世界最多的书报杂志,主要文化产品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进行着空前的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着世界规模最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的自然村,亿万群众因此受益。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时代进步的必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早在19世纪,马克思便预言:在各国经济走向世界经济的过程中,文化生产也将走向世界性。全球知识型经济时代,作为一种关键的社会资源和特殊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本的全方位放大越来越具有生产力的内涵。文化产业因其高智力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等特点,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效应、就业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成为经济增长新的发动机。经济发展只有体现出文化品格,才能进入更高发展阶段。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文化体制改革,激活和释放日益增长的文化生产力,抓住全球文化生产链条重组的新机遇,从而占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文化强国,重在文化强民。一方面,文化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幸福指数的重要衡量尺度;另一方面,老百姓的文化性格和文明程度,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表明,党始终把人民的福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从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划分,到文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筹,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投入,到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的推进,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通过文化建设提高公民素质、确立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塑造更加生气蓬勃、昂扬向上的国民精神,增强国家民族凝聚力,这已经成为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经验。

文言万象,自强不息;华章载道,矢志不渝。有着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中华民族,其善良、勇敢的力量,其固有的文明品质和秩序积淀在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价值观当中,使得她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华民族处于全面复兴的战略机遇期,国家形象和国际话语权问题日益凸显,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之外,“文化软实力”被一次次提及。文化强国的建设,就是要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来提升软实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提升国家形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化来引领感召力和影响力,实现世界文化版图的新构建和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

复兴之路,日月昭彰;改革之途,筚路蓝缕。哪里有改革,哪里就要克服关系不顺、效率不高、管理不力、布局不优、机制不活的种种困难。当前,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尚有不足,文化产业规模尚小,尚缺闯荡市场的实力和魄力,科研教育事业面临固化瓶颈,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仍不健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任重道远。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努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迈出民族复兴更加自信的步伐。

|  学校首页  |  投稿信箱  |  报告厅申请  |  横幅申请  |  加入收藏  |
地址:安徽凤阳东华路9号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中办公楼二楼  邮编:233100  Email:xuanchuanbu10@163.com
Copyright (C) 2012 WWW.AHST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党委宣传部(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