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近年来,一些高校将学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探索科技小院学生培养模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作为涉农培养高校,多年来一直注重厚植“三农”情怀,聚焦农业“卡脖子”问题,不断推动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的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路径。
把科技小院打造成服务乡村振兴的“增压泵”
2013年5月,由张福锁院士亲自授牌,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首个科技小院——当涂水稻科技小院。
建院十年来,安徽当涂水稻科技小院聚焦农业科技创新,针对当涂县耕地细碎化、机械化率低、农业亩均产出低、劳动力不足等问题,以水稻产业为突破口,以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走进农户、走进乡村,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和产业升级。一是打造农业发展新模式。科技小院协助政府制定当涂县水稻产业发展规划,将原有800多块小田变成了43块大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改造,建成了“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水稻标准农田,实现从育秧、插秧到烘干全程的机械化,当涂县单位面积产量高出周边区域20%以上。二是推动农村创业创新。与国内10余个知名科研院校开展战略合作,建立了人才引进和技术合作长效机制,引进15名农业领域专家,组建“稻麦新品种选育与高产高效栽培”和“资源高效利用及农作物营养与施肥”2个研发团队,定期发布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等科技成果,积极开展农业科普、农业技术培训,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当涂县现代农业提档升级。三是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科技小院发挥资源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四零”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安徽盛农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是科技小院的合作单位,通过科技小院“四零”服务,该公司由原单一的水稻种植变成“种+养+加工+销售+农旅”一体化、综合型的国家级生态农场,由原来靠政府资金扶持的小企业变成拥有“南北圩”驰名商标的从种植到销售全产业链的集团公司,公司注册资金也由300万元的小型企业增长为年产4700万元的大型农业企业,公司获批国家星火计划、安徽省科技攻关等荣誉和科研项目2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等科技成果30多项。
随着安徽当涂水稻科技小院建设的成功,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先后建立了“安徽利辛生猪科技小院”“安徽临泉牛羊科技小院”和“安徽歙县贡菊科技小院”等四个国家级科技小院。这些科技小院根据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围绕农业科技核心和“卡脖子”技术难题,充分发挥科技小院联接高校、企业、人才的纽带作用,着力把科技小院打造成服务乡村振兴的“增压泵”。一大批掌握农业科技知识的导师和学生长期驻点帮扶,活跃田间地头,带领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农业发展。10年来,该校科技小院助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45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83家、家庭农场425家,实现粮食增产约3.5万吨,农民增收近1亿元。科技小院服务的农业企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行业竞争力明显增加、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上升。
把科技小院建成人才培养的“助推剂”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鼓励学校研究生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让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在广袤的田野上落地生根。科技小院的学生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摸爬滚打,充分感悟“三农”之艰、体验农民亲情,培养知农爱农的情怀。他们在“科技小院”既是学生,要做论文,也是老师,要给农民讲课,还是技术员,要下田指导农民生产。经过多重角色锻炼,学生科研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显著提高。10年来,该校先后遴选20余名研究生导师入住小院,培养研究生100余名,科技小院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170篇,授权专利65项,大部分研究生毕业后继续投身乡村、建设乡村,让更多的青春故事在希望田野持续上演。
2014级农业硕士研究生查海涅就是科技小院培养出来的典型案例。科技小院学习期间,他参与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基于卫星遥感的水稻生长监测与氮素营养”诊断系统,荣获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实习实践优秀成果奖。另有多篇合作学术论文、软件著作权、发明专利问世,2016年7月考入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师从张福锁院士;2019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以访问学者身份开展数字农业相关研究,2020年回国后,创办了自己的智慧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共参与或主持智慧农业领域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安徽省重大专项、安徽省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等研发项目8项,目前公司营业额突破3个亿并即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