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俊卿: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

作者: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2-11-30 08:30:33

党的十八大在描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时,号召“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新时期党的理论建设的重大课题,是进一步提升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的核心内容,因此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高度自觉、深入阐释的重大课题。

必须充分认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所开启的开放的理论境界和理论视野

毫无疑问,我们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来理解我们的发展,但是,在全球化时代,我们必须以开放的视野来理解“中国特色”的含义,必须开辟国际视野、培育世界眼光。党的十八大强调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我认为,这里的“中国特色”并非只具有限制的意义,并非限定我们只能解决中国独有的问题,而同时具有开放的意义,表明我们能够依托独特的道路优势、理论优势和制度优势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这样一来,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就使得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理论境界和视野发生了重要转变:从“独善其身”的防御性姿态转向“兼济天下”的积极性姿态。这体现在多方面,十八大报告中有两点非常突出:一是强调在共同的全球化场域中,在共同的市场经济机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对于应对人类共同的发展问题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问题具有独特的优势;二是我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体现出一种特有的开放与包容,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又充分表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培育和践行人类共同追求的优秀价值方面具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必须在实践中培育、在理论上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在根本上取决于两点: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如何能够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保护方面体现出自己的发展优势?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如何能够在核心价值观培育和文化进步方面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优势?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必须围绕着参与全球化进程和建构市场经济体制来培育“自觉”和“自信”。当今深刻影响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历史机制是全球化的逻辑,最强有力的动力机制毫无疑问是市场经济机制和资本的逻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首先要面对的是两大现实。

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优越性应当体现为,在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同时对全球化的逻辑保持清醒的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既要对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分享全球化的机遇提供文化支撑力,又要对于保证中国和人类免受全球化风险和灾难形成有效的价值引领和责任担当。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优越性应当体现在:在积极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利用资本的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批判和抑制资本的逻辑所造成的各种不平等、不人道的消极后果;既要最大限度地激励和保护市场机制运行所要求的社会各个层面的创新,又要对资本和市场的逐利本性和价值冷漠加以有效的道德、价值约束、法律约束和制度约束。

只有这种发展优势和价值优势在社会运行的各个层面上都扎实地培育起来,并且在理论上得以清晰地阐释,经济的健康发展、民生的持续改善、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民主政治和法治的建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软实力的培育和提升、保持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等,才有了扎实的根基,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才能真正确立起来。

必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世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战略高度就在于:要努力争取在共同的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机制中赢得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硬实力优势;在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竞争博弈中赢得文化价值优势、软实力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将在两个方面体现出世界意义,对人类发展作出独特贡献。

一是有助于解答社会主义如何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世界性难题。这个问题集中体现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经历和经验教训,集中展现了社会主义改革的艰巨性和艰难性,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体制的僵化,没有通过改革向市场经济开放。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提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二是有助于解决如何行之有效地抵御全球化进程中的霸权主义,维护人类发展道路多样化的世界性难题。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解上经常存在线性决定论思维模式和霸权主义国际秩序的结合:冷战时期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和资本主义模式;全球化进程中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强权式推行等。它们共同的弊端在于:否认人类发展道路的多样化和世界文明多样性。十八大报告强调国际关系中的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包容互鉴,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模式在于突破历史发展的线性决定论的僵化模式:既积极地推进改革创新,向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开放,又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又不把自己的道路作为唯一正确的模式去剪裁其他国家的发展。它从一个方面证明了世界上不可能只有一种发展道路、一种模式,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应该一方面积极收获全球化的成果,借鉴世界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一定要脚踏实地地认清自己的国情,然后在国与国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从而推动一种包容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