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理论前线




【光明日报】加强话语体系建设重在彰显“中国特色”




2023年05月26日 黄炬 点击:[]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作者:黄炬(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广州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谁掌控话语,谁就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世界发展走向的主导权。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主动权,树立新时代的中国形象、展现新时代的中国精神,关键在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了话语体系建设和传播的客观规律,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规定性。

一方面,彰显“中国特色”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体现了话语体系建设的客观规律。话语体系内在包含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所谓“共性”,是指话语体系的本质是基于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马克思指出:“无论思想或语言都不能独自组成特殊的王国,它们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话语体系作为“现实生活的表现”只能由“现实生活”决定,这是话语体系的一般本质。所谓“个性”,指的是差异化的“现实生活”生成出各有特色的话语体系。“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在不同的经济基础、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传统上生成的话语体系之间各有不同。话语体系的“共性”与“个性”相互依存,个性以共性为存在前提和基础,共性以个性为自我开显的必要条件,不存在只有“共性”而没有“个性”的话语体系。加强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必须遵从话语体系建设的客观规律,在把握话语体系一般共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话语体系的独有“个性”,通过不断增强和彰显中国特色,为话语体系注入持久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彰显“中国特色”顺应话语传播的客观规律。关于话语传播的实践充分证明,异质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话语往往更受人青睐,特色鲜明的话语通常具有更强的传播放大效应。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要解决在国际舆论斗争中“失语挨骂”的问题,扭转国际话语体系中“西强我弱”的态势,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通过更为鲜明的“中国特色”增强信息传播力、扩大话语影响力、掌握国际话语主动权,更好展现新时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让世界重新认识和了解中国,为中国未来持续稳定发展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

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扎根当代中国建设实践、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增强主体性和原创性。

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明确立场原则,强化价值引领,提供学理支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灵魂所在、特色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彰显话语体系的中国特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自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之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落实落地,讲好中国人民推动和创造伟大社会变革的中国故事,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立足于当代中国实践。实践是话语体系生成的源泉,实践与话语体系之间构成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话语体系的特色归根到底由实践所赋予,越是深入实践、植根实践,就越能反映实践的本质,越能体现话语体系的独有特色。因而,彰显话语体系的中国特色,必须从当代中国实践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出发,立足于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和当代人类文明形态变革,聚焦中国社会转型发展进程中的个性问题和当今世界发展的共性问题,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分析新情况,以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炼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和标识性的新理论和新观点,不断增强话语体系的时代内涵和世界意义,提升话语体系的涵盖力、解释力和说服力。

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思维方式、心性结构和精神烙印,为彰显话语体系的中国特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思想内涵、文化语境与修辞方式。我们必须珍视和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深刻认识、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结合新时代的实践要求,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符合时代精神、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思想精华,促使其成为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重要源泉;重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创新、形式转化及语境重构,结合时代需要对其范畴、概念和术语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古为今用中塑造话语体系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26日 11版)



上一条:【人民日报】以坚定的历史自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下一条:【光明日报】以产业振兴为基础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关闭

地址:安徽省凤阳县东华路9号(凤阳校区) 蚌埠市黄山大道1501号(龙湖校区) 邮编:233100   邮箱:xcb@ahstu.edu.cn    Copyright©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