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教育材料之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违约还款案例

一、大学生不偿还贷款被起诉

案例一:《安徽合肥14名大学生不偿还助学贷款被起诉》2008-6

2002年,中国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梅山路支行等几家银行根据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分别与就读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的14名贫困大学生签订了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合同,发放了2000年至12000元不等的助学贷款,用于帮助这些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14名被告人在完成学业后,不仅没有还助学贷款,也没有与银行签订补充合同和告知新的联系方式,导致银行无法催缴助学贷款。由于即将超过2年的诉讼时效,银行不得不通过法律途径向14名被告人追讨贷款本金及利息7万余元。

案例二:《四名浙大毕业生未偿还助学贷款被中行告上法庭》2009-3

国家助学贷款是许多经济困难学生的救星,然而,4名曾经获得助学贷款的浙江大学毕业生近日却被银行告上法庭,原因是他们未按期偿还助学贷款。

因家庭经济困难,2001年10月,浙大学生吴某向中国银行杭州杭海路支行申请了4800元助学贷款,在双方签订《中国银行国家助学借款合同》后,该行随后向吴某发放了贷款,期限3年,月利率为千分之四点九五,双方约定于2004年12月11日前偿还贷款本息。但在贷款到期后,吴某至今未偿还贷款,共欠银行本金4800元及利息800余元。另薛某、郑某和陈某等3人为吴某校友,他们当时分别也向上述银行申请贷款4800元、5000元、5000元,至今仍分别欠款3200元、2500元、2000元。

吴某等4人在贷款到期日未能按时还款,且逾期时间较长,对原告的资金安全构成了较大威胁。据了解,吴某等4人已毕业四五年,由于更改了当时留下的联系方式,现在无法找到。“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我们无奈之下只能将他们4人告上法庭。”

目前法院正设法查找这四名被告的下落

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正着手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个人信息查询系统,负责对学生借款后的跟踪管理,对有违反贷款合同行为的学生今后将给予曝光。

案例三:《北京林业大学11名毕业生拖欠助学贷款被起诉》2008-10

毕业后未按合同约定偿还国家助学贷款,刘某等11名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生被农行北京海东支行告上法庭。海淀法院受理了此案,原告海东支行要求11名欠贷学生立即偿还本金、利息及逾期利息共计20多万元。

刘某等11人原为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农行海东支行诉称,该行分别于2002年至2005年与上述11人签订国家助学贷款合同,由银行分4次给付他们每人贷款约2.2万元,借款期限自2002年7月至2009年9月。合同同时约定,贷款学生毕业的次月20日为首期还款日期。

合同签订后,原告如约向刘某等11人发放了贷款。2005年7月,刘某等11人毕业,但次月20日至今,他们并未按约主动还款。根据借贷合同,连续三期未归还应偿付借款或一期借款拖欠3个月以上,银行可宣布借款本息全部提前到期。海东支行遂将刘某等11人告上法院。

案例四:《上海复旦等高校68名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被起诉》2006-9-5

由于高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毕业后银行无法及时更新联系方法;助学贷款是政策性贷款,缺乏抵押等担保,导致银行对贷款缺乏有效的监管,造成大量贷款无法收回。

此次诉讼的发生地在上海市杨浦区,其辖区内共有各类大学16所,是上海市的高校密集区域。此次被起诉的被告为68名大学生,来自复旦、同济、上海理工、体育学院等9所大学,涉案标的共计7628055元。诉请解除与大学生所签订的助学贷款合同,并要求学生立即支付本息。

案例五:《浙江宁波19名大学毕业生未还助学贷款被起诉》2010-3-12

浙江宁波高校的19名大学毕业生,因未按时偿还助学贷款被银行告上了法院,9名毕业生在接到法院发出的应诉通知后,立即还清了贷款,银行随后撤消了对9人的起诉,另有6人缺席判决,4人联系不上。日前,在被告缺席的情况下,宁波江北法院开庭审理了部分案件,并作出了一审判决,判令汪某等6名被告人于判决生效后10天内偿还助学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对于4人联系不上的被告,法院将通过公告的形式送达起诉状副本,公告期满后,再依法开庭审理。

二、大学生不偿还助学贷款,导致个人信息被曝光

案例一:《北京工行网上曝光千余拖欠助学贷款大学生》2008-5-5

已向个人征信系统提交违约记录,借款人再次贷款将遭拒绝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以“债务催收公告”的形式将1200余名拖欠助学贷款的违约借款人的个人信息公布于众,本息总计37151890.96元,公布了拖欠助学贷款的欠债人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信息。。工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工行首次公布这些学生的个人信息。

工行提醒欠款人主动联络

工行在公告中表示,已经向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提交下列借款人的违约记录,同时提醒欠款人及时与工行联络。

案例二:《河南曝光223名学生拖欠助学贷款勒令30日归还》2009-1

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和省教育厅发出公告,提醒223名借款毕业生务必于30日内归还国家助学贷款欠息。

2005年~2007年三年间,国家开发银行共向河南省91所高校的24.3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贷款16.6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借款合同约定,借款学生毕业后应由本人负担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并按时偿还本金。截止到2008年4月20日,已有7617名学生按规定支付利息或偿还本金,尚有223名借款毕业生拖欠利息,约占2006年毕业的借款学生总数的2.8%,欠息总额约3.8万元,拖欠期限超过一年。

为督促欠息学生归还所欠利息,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和省教育厅曾于今年1月发布了催收公告,并在春节前向每名欠息学生发放了明信片,但这些学生并未按要求归还欠息,且毕业时留下的联系方式有误或就业单位、通信地址变化后未按约定及时告知毕业学校,致使高校、银行均无法与这些同学取得联系。

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和省教育厅提醒,逾期不还且不与高校联系(或虽联系但协商未果)者,其违约信息将进入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教育部大学生学历查询系统等社会征信系统,这样会对违约者以后的工作、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三、信用卡违约影响申请贷款

《学生信用卡小心刷成“卡奴”影响未来贷款》2007-12

网上购物、超市消费、逛街买衣服……随着信用卡的普及,现在高校中不少学生喜欢用信用卡代替现金消费。有部分学生因为手中现金不足,经常会拖欠几个月才还款,甚至变成了“卡奴”。银行人士提醒:过度透支未来信用,会为以后的工作生活留下隐患。

在校学生“喜刷刷”

“能用信用卡消费的话我就不会用现金。”2006年5月,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的小李拿到她第一张信用卡,虽然当时的学费生活费都来自父母,但她的信用卡可透支额度仍达到3000元。“刚拿到卡时小心翼翼,一旦消费就争取在50天内还款,防止多付利息。”

然而信用卡的便利还是让她放开了手脚,随着网上购物的盛行,小李沉迷在网上店铺里。“这些提袋挺好看的,都是网上买来的。”她指指挂在宿舍墙壁4个不同款式的提袋,由于直接凭密码和卡号就可以在淘宝网等地方消费,小李初尝网上购物的乐趣就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她无论到超市购物,或是逛街买衣服,能用信用卡消费的话就不会用现金。“现金留着用,信用卡消费可以到月底才还钱。”

今年刚从深圳高职院毕业的小黄也从当初的小心谨慎到目前的“开水放闸”消费。“当时很担心拿信用卡向银行借钱消费,到后来一件上千元的衣服合意的话我也会买。”在校时小黄先是开了招行的学生卡,又申请了深发展的,透支额度接近1万元。

然而小李和小黄都承认,刷卡消费会造成一些不理智的消费行为。去年冬天,小李在某服装店一次性买了2件冬装,总价超过600元。“如果付现金,我会再三思量,可刷卡总觉得支出的是一个数字。”现在小李的卡常常保持在最大的欠款额度,刚还了款但过几天又拿去消费,还经常“寅吃卯粮”。一到还款日就紧张“如果我保持在3000元的欠款额度,每个月需要还330元。”小李坦承每个月快到还款日她就特别紧张。“330元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并不算少,交了这笔钱,生活费就紧了。”

“有时候难免会拖欠还款。”小李表示有时遇到学校交费等事情,手头突然紧了,就会拖延还款,有一次她拖到第三个月才去还款。

“超过还款日期一天就要多付10元滞纳金。”小李对于迟交一天就要付滞纳金显得有些不平。那么拖欠款除了要交滞纳金之外还有什么影响呢?“要多交利息吧。”小李表示。“估计就是罚款,或者多一些利息。”小黄表示各个银行的还款日期不同,拥有几张卡的学生很容易因为忘记而错过还款日期。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有不少同学跟小李一样,每个月到还款日就非常紧张,四处借钱还款。还有的同学一人办了多张卡,到了还款日期就拆东墙补西墙,这些同学戏称自己都成了“卡奴”。还有同学表示,她准备近期将自己的信用卡注销,以免总是忍不住去透支消费。

透支信用将影响未来贷款

深圳建设银行个人业务部邓经理告诉记者,学生每一次还款,不管是按时交还是拖欠还款,都会如实录入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中。而银行对于这些信用记录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对于那些连续三个月没还款、或是累计6次拖欠还款的信用卡主,我们会拒绝其贷款要求。”邓经理表示有些学生毕业后会考虑贷款买房,这时银行就会调用其信用记录查看,有时会发现一些人在校期间的信用记录就不大好。“不仅是房贷、车贷,若个人因其他需要而贷款,其信用记录也会成为重要的参考因素。”

“申请时办卡,工作人员没有告知我这一点,我还以为是工作后的相关情况才录入个人信用库。”小李称其不知道这个事情。而小黄则表示知道还款记录会录入个人信用库,但却不知道会直接影响房贷车贷等。

“目前申请学生信用卡非常容易。”小黄表示。记者从招商银行网站了解到,目前在学生群里应用很广的招行学生卡,只要求提供学生证、身份证的复印件,再填写一些资料就可以申请,银行不需要考核学生的家庭条件。而一个本科生的透支额度是3000元,硕士是5000元,博士则为8000元,如遇到节假日或者急用现金,还可以通过电话临时调高30%的额度。而对于如期还款的重要性,网站上则没有相关的警示语。

“信用记录将伴随一个人一生。”邓经理提醒,在校生虽然用卡额度不高,但要清醒认识到信用记录对以后工作生活的影响,防止从学生时代就留下不良信用记录。“切记按时足额还款的重要性,小心信用透支。”

四、拖欠助学贷款影响学弟学妹贷款,有损母校声誉

案例一:《7.7万学生欠款2000万元殃及困难学弟学妹》2007-8

从2006年开始全国联网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正式开始运行,大学生借用国家助学贷款的有关信息已被记入该数据库,成为信用记录的一部分。如果不及时还贷,将会影响他们今后与银行之间的业务往来。

毕业生违约导致银行“怠工”,殃及困难学弟学妹无法获得助学贷款

我国从1999年开始,在全国部分城市试点助学贷款业务,2000年在全国全面推行。工行福建省分行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截止到目前,该行国家助学贷款欠款90多万元,违约率近1%。虽然这个数据并不高,但是对于银行来说,出现不良贷款就意味着业务上有“不足”。目前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大部分已经上市,各商业银行总行对经办银行贷款质量有考核要求。一旦贷款不良率超过一定比例,银行将追究经办人员责任、减少甚至停止经办行的全部个人贷款信贷额度。

这样一来,等于是部分学长们的不当行为,间接影响到家庭经济困难学弟学妹们无法获得国家助学贷款。

违约1年以上者将被曝光,有损于个人信用也影响母校声誉。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促进高校建立健全贷后管理制度,还将建立违约公告制度。按借款合同约定,受银行委托,经各高校核实确认后,对违约3个月以上的贷款毕业生,将在所在学校的网络上进行公告;对违约6个月以上的贷款毕业生,将在省教育网络上公告;对违约1年以上的,经过确认核实后,贷款学生的详细信息(含贷款学生姓名、公民身份证号、毕业学校、违约行为等)将在省级媒体上公告。公告的目的在于督促贷款人履行合同约定。

据介绍,违约不还贷不仅有损于个人信用,也影响到母校的声誉。

不先还钱就别想申请房贷,个人信用第二身份证关系切身利益

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个人信用数据库)从2006年开始已正式运行,全国所有申请助学贷款的大学生个人信息已被记入该数据库,成为信用记录一部分。

申请助学贷款的大学毕业生一定要认识到,个人信用记录关系到当今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信用记录就是个人的第二身份证。信用记录将被广泛应用于留学、创业、购车、购房、信用卡等贷款申请的审核中。

例如:刘某在某家银行借了20000元国家助学贷款,2005年7月完成学业。毕业后他应聘成为一名外资企业员工。他认为自己已远离所在学校,自己父母已移居,离开原居住地,自己不还国家助学贷款,银行拿他也没办法。于是连续一年没和贷款发放银行联系,也没往自己的还款账户汇款。2006年3月,他到银行住房按揭贷款时,被拒绝办理。银行要他先还请助学贷款欠款后才能考虑给以申请。

上了黑名单该怎么办?亡羊补牢有可能改变“评估”

对于已经上了“个人信用数据库”黑名单的人来说,也并非等于判了“死刑”。该库其实也是很人性化管理的。有“未及时还款”记录者,将欠款还清后,资料库里就会显示“无欠款”。随着今后个人户头记录的不断良好,金融机构就会根据良好记录,改变原来的“评估”。所以说,那些之前对此疏忽的贷款毕业生,绝不可以破罐破摔,而是应亡羊补牢才对。

案例二:《高校助学贷款亮红灯毕业生个人信用影响在校生》

高校毕业生不如期归还助学贷款,将会“切断”母校其他同学接受助学贷款的“后路”。中国人民银行日前下发通知,划定助学贷款违约底限为20人。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所下达的2003年度《国家助学贷款指导性贷款计划的通知》中有这样的规定:为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措施,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广泛、持续发展,4家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在编制、下达本行系统内基层经办银行国家助学贷款信贷计划时,对于借款人违约比例达到20%(违约率指借款毕业生连续90天还本付息违约人数/进入还款期人数)且违约毕业生人数达到20人的高等院校,可以暂不列入编制范围,等学校通过加强管理或代偿措施后,使其违约比例降到20%以内时,再及时补充下达贷款计划。

学哥学姐不还钱学弟学妹望穿眼,学生贷款越贷越难

来自内蒙的小田家境不好,父母双双务农,全家靠天吃饭。去年她考上海师大时,全家卖掉口粮来为她筹学费。到校后,她向学校申请助学贷款,可是整整一年过去了,她没得到一分钱贷款。今年暑假她没回家,一方面为了节省路费,一方面为在假期勤工俭学挣点生活费。可是无论她勤工俭学多么努力,好几千元的学费对于她来说仍然是天文数字。一直到今天,她的学费还没交上。

2001年海师大与银行牵手顺利发放助学贷款,去年至今年,共有100多名曾申请过助学贷款的学生陆续毕业,其中有数十人未能及时与银行联系,归还贷款。由于上两届学哥学姐未能及时归还助学贷款,影响到了银行对在校大学生的信任度,去年该校所有助学贷款申请均未有结果。

案例三:《河南助学贷款超七成提前还贷,但有7所高校可能被停贷》2010-4-22

从2006年到2009年,河南省按新模式发放贷款的学生累计已毕业17.5万人,贷款总金额13亿元。贷款回收方面,到今年3月20日,毕业贷款学生提前还款率已超过70%,自付利息的欠息率下降到5.4%,并呈逐月下降趋势。

省教育厅通报显示,仍有部分高校毕业生欠息率居高不下,贷款风险较高,截至今年3月20日,毕业贷款学生欠息率较高的学校有7所,具体名单可登录河南省教育厅网站查询。这些学校被要求拿出整改方案,否则其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工作将会被暂停。

案例四:粤9所高校险被拒办助学贷款

广东高校助学贷款因为违约过多,有9所高校险被银行拒再办!广东大学生信用档案建立与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会议透出消息,广东省教育厅决定从明年起,对全省高校贷款毕业生违约情况定期进行通报。

违约率触风险底线

截至今年6月30日,有2118笔贷款合同没按时支付利息,利息违约金额43.85万元,违约合同数占总还息合同数的13.59%。全省利息违约比例高于10.9%的高校有43所,这意味着有近半高校违约率触到了银行的风险底线!

事实上,已有9所高校的助学贷款工作险些被叫停,由省教育厅出面承诺才重新恢复。一些高校的违约比例超过了50%,如汕尾职业技术学院31名贷款毕业生有23人违约,违约率高达74%以上;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72名贷款毕业生有39人违约,违约率达54%以上。

省教育厅出招,招聘单位录用,先看信用档案。

据悉,省教育厅已在广商、华工、华农等11所高校试点基础上推广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今后举行招聘会,用人单位要看学生信用档案再决定是否录用。广东还将对全省高校贷款毕业生违约情况定期进行通报;对在校贷款学生起到警示作用。

五、助学贷款违约影响就业房贷及出国留学

案例一:《晚还助学贷款申请房贷卡壳一青年因信用记录不良,一万元购房定金打水漂》2009-12-20

“这都是债呀!助学贷款没有及时还,现在房贷也办不下来。”直到最近,参加工作4年的王明(化名)才真切地体验到个人信用记录的重要性。

2002年,在山东大学上大二的他由于家庭贫困,便向中国建设银行申请一笔19000元的助学贷款。在助学贷款的帮助下,小王完成了大学的学业。根据贷款合同,小王需要在毕业四年内分八次将助学贷款还完。由于种种原因,小王在四年内未还过一次助学贷款。“虽然没有还钱,但是我心里一直惦记着这笔贷款。”王明言语中对助学贷款非常感激。今年11月份,小王一次性还清助学贷款。

同样在11月份,小王通过济南金色田园房产信息中心购买了一套位于文化东路上的二手房,并且先交给了原房主1万元的定金。房子总价是65万,参加工作不久的小王无力承担,准备申请50万元的住房贷款。中介公司到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帮王明办理贷款时,银行都不同意贷款给他。最后,王明亲自到中国银行办理房贷,但是同样遭拒。

原来小王在四年间没有归还助学贷款,所以银行的个人信用记录中出现了他7次逾期的记录。这下可把小王急坏了,因为原房主催着要房款,小王无法履行购房协议,1万元的定金不能再拿到了,他对此非常后悔。

据省内一银行业人士称,未能按照还贷合同按时还款,将产生不良还款记录,被记载在个人征信系统,影响个人信用。 “每个人都应珍惜个人信用记录,按时还贷,否则出现污点,就会影响以后贷款、办理信用卡等金融活动。”

案例二:未还助学贷款 以妻子的名义申请购房贷款同样被拒绝

信用记录影响今后生活

据相关人士介绍,有一名申请了助学贷款的重庆大学生,2005年毕业后到深圳工作,去年结婚时准备购买新房,但是几家银行都拒绝了他的贷款申请,原因就是他的助学贷款有1500元没有归还。在申请贷款未果的情况下,这名大学生只能用自己妻子的名义申请贷款,却同样被拒绝。因为他的不良记录也会在他妻子的征信报告中显示,购买双方共同财产时即使用妻子的名义也不能被批准。

相关人士表示,如果贷款大学生出现还款困难,一定要及时提出申请暂缓还款。这样既保护了自己的信用记录,也为今后的困难学生申请贷款做了良好的铺垫。

案例三:《大学生不按时还清助学贷款 按揭购房不行出国也受影响》2009-11-29

贷款没还清出不了国

“国家助学贷款还款年限为6年,但仍有学生没有完成还款。”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征信处负责人说,这几年学生的信用普遍在提高,但贷款没还清会给人带来很大影响。有一名女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到了很好的单位,但因没按时还清助学贷款,本有一个出国深造的机会,却由于信用记录不良,连签证都没办到。

相关人员表示,如果大学生没有还清贷款,将无法使用信用卡、贷款买房、买车甚至出国;还会造成学校信用记录不佳,影响师弟师妹们的贷款。

六、加强诚信教育,珍视诚信财富

案例一:《助学贷款频频引发官司法院建议加强诚信教育》2009-11-30

徐汇区法院在短短几天之内就受理了81起因助学贷款引发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面对此类案件飙升的现状,徐汇法院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文化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对高校毕业生的诚信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大学生的失信惩戒机制”。

被告孟某户籍地载明的是云南省景洪市景洪镇,法院几次发出的诉状副本和开庭通知都被以查无此人退回。好不容易联系上孟某的母亲,其母却称不知道儿子在哪里,要法院自己去找。为了能使“人间蒸发”的被告及时出庭应诉,法官走访了孟某曾经就读的高校,还与公安机关等取得联系,层层排查,终于使被告在开庭时现身。

被告小周毕业后已经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然而他却压根没有想到应自觉归还银行贷款。在被告上法院后,小周声称自己经济困难,目前没有还贷能力,甚至摆出了一副银行不减免,不撤诉他就不还贷的架势。在法官告知恶意拖欠银行贷款必然会在他的诚信记录上留下污点后,小周当庭归还了全部贷款及利息。

应当看到,涉案的被告都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他们的人生道路还刚开始,在他们身上所显现的诚信危机不容小觑。这里面既有学生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缺失的问题,又折射出了教育部门、放贷银行如何加强审核,加强管理的问题。

案例二:《诚信是金,莫让欠款影响你的信誉》2010-4-28

“为什么我递交的信用卡申请被拒绝?”这是李先生在农行申请信用卡未成功时面对的疑惑。

其实,李先生的条件并不差:毕业于中国某名牌大学,并考取了国家公务员,刚刚毕业的他正打算开创自己的一片事业,不料却在申请信用卡这件小事上遇到了麻烦。原来,李先生在就读大学期间为减轻家里的负担曾办理了助学贷款,李先生与银行约定就业后会按期偿还贷款本息,但工作后,粗心的他忙于事业,竞忘记了偿还贷款,造成了自己进入了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黑名单”,当然就不能申请到信用卡了!

农行的理财经理小张解释,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记载着每个人的信用情况,像李先生这样由于一时疏忽忘记还款的客户与恶意透支的客户还是有严格的界限划分的,只要李先生尽快还清欠款,人行的“黑名单”就会消除,对李先生就不会有其他影响了,也不会影响李先生继续申请信用卡,但李先生一定不要再疏忽大意忘记及时还款了。通过了小张的一席话,李先生打消了所有疑虑,并表示,以后对此类事情一定会加以注意,并连连感叹,没想到诚信对一个人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诚信是金,莫让欠款影响你的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