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专业特色建设,提升特色内涵,3月2日植物科学学院特邀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站长孔令传、蚌埠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潘虹来校指导省级特色、省级国家卓越农艺师培养计划专业--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孔令传和潘虹参观了种子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参加了专业建设座谈会,并给植科院师生做种子科学学术报告,植科院院长张子学、副院长杨安中、种子科学与工程实验室主任时侠清、遗传学实验室主任林平,教务秘书吴孝国陪同参观。
座谈会上,张子学详细介绍了种子科学与工程的专业建设情况,客观分析了专业建设面临的挑战,并就植科院在培育高素质、应用型高级种子专业人才过程中面临的束缚和瓶颈、当前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与孔令传和潘虹进行深入交流。两位专家从种子专业建设、专业实验室建设、种子检验员考核、课程改革和省级新品种区域试验点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下午2点新知楼B503教室座无虚席,孔令传和潘虹先后为近两百名师生做了《我国种业发展及人才需求》和《美国农业先进技术见闻》的报告。孔令传在报告中介绍了安徽省种子产业的现状及发展目标,深入解读了国家种业新政,对种子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潘虹结合在美国考察学习经历做了《美国农业先进技术见闻》的报告。两场报告让同学们了解了中国种业新政、明确了奋斗目标,对比了美国农业和中国农业现状,并立志努力学习,为国家种业发展、粮食增产增收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切实加强省级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种子科学工程的专业建设,全面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植科院在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专业实践、促进科学研究等几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大大提升了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力,明显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专业建设,领导重视。学校党政领导和植科院领导都高度重视和十分关心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校党委书记汪元宏、副校长刘正亲自带领植科院党政领导赴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等洽谈校企合作办学,推进专业建设。植科院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办专业班、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等措施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通过与企业共建实验实践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等措施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实训,夯实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建设,师资先行。师资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形成专业特色和优势的根本,是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植科院先后引进博士后1名、博士1名,培养在读博士4名,已经建起了一支知识结构优、综合素质好、科研活力强、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的种子科学与工程师资队伍,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
专业建设,科研促进。植科院十分重视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鼓励和支持植科院教师申请课题,潜心研究。植科院获建省级科研平台玉米育种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安徽省甜叶菊品种选育与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1年9月植科院舒英杰博士主持的“大豆同源异型盒基因SBH1参与种子田间劣变的分子机制”项目获得国家青年基金资助立项。植科院张子学、时侠清、舒英杰等老师先后参加全国种子科学与技术研讨会、国际种子科技与产业发展研讨会、全国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种业发展研讨会等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达30余次。
专业建设,育人为本。为切实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植科院连续组建隆平种子就业见习团、棉花育种技能实践团、玉米育种技能实践团等数10个专业技能实践团队,加强学生专业实践,夯实学生专业技能。植科院先后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2次,先后邀请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安徽省种子管理站等科研院所专家为植科院师生做种子科学方面学术报告30多场。
现在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人才培养特色不断凸显,种子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成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检验, “理论基础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竞争能力强”已经成了用人单位对植科院毕业生最多的一句评价。